查看原文
其他

口碑两重天?!刷屏社交网络的“地铁丢书”背后の话题迷思 | 全媒观

2016-11-17 腾讯传媒 全媒派



过去这两天,你的朋友圈有被#地铁丢书#刷屏吗?11月15日,微信公众号“新世相”发布活动讯息:与黄晓明、张静初和张天爱等明星合作,将在地铁、顺风车以及航班上开展“丢书大作战”。


然而,与人们对艾玛·沃特森“丢书”的集体膜拜不同,此次国内版的“丢书行动”似乎收获了两极分化的口碑。本期全媒派(qq_qmp)无意深究坊间热议的商业动机或是营销策略,且从国内外“地铁丢书”的口碑差异入手,一探这场社交狂欢背后的话题传播迷思。



丢书飓风席卷社交网络,国内外差异几何?


热度差异:一次墙外开花墙内香的事件营销


溯源人们对“地铁丢书”行动的大面积关注,应始于本月国内自媒体公众号们对女神艾玛·沃特森“丢书”行动火力全开的宣传。然而,与国内的火热讨论不同,此事在国外的热度却并没有如此高涨。




全媒派发现,外媒在报道此事的时候,既没有加以过多的褒扬,更没有“伦敦读疯了”这样的描述。多数文章行文极为简洁,只是常规的事实报道。




与国外冷静克制的画风不同,事件在国内微信、微博为主的两大社交平台上却引起了热议,并持续发酵。据TBI腾讯指数显示,“艾玛·沃特森”词条的热度从11月12日起一路走高。




话题差异:谁才是事件营销的主角?


在外媒对艾玛“丢书”事件的报道中,有两个主角:艾玛·沃特森本人及她“丢”的《Mom & Me & Mom》一书




艾玛之所以选择“丢”这本书是有原因的。作为联合国任命的妇女权能署友好大使,她参与了联合国的女性权益运动HeForShe,呼吁性别平等,可以说是一位年轻的女权主义先锋。而《Mom & Me & Mom》一书,作为宣传女性权益的作品,也可以被视作她在女权主义事业上的又一个新尝试。


然而,国内社交平台在传播此事的过程中,鲜有人将目光聚焦在她以书来传递价值观、推广女权主义这个点上,更多是将事件作为一个明星行为来消费。不断深扒她的学霸背景,于是“艾玛·沃特森”的符号本身替代性地构成了事件的全部意义。


口碑差异:一片叫好与两级分化


与国内社交平台上对艾玛丢书的整体美誉不同,国内版的“丢书大作战”面临的却是毁誉参半的情况,对此举的肯定、赞扬两极分化趋势明显



知乎《如何看待新世相「丢书大作战」活动?》话题热门答案


有人以数字论英雄,给中国版丢书带上神级营销的桂冠;却也有人对此极尽讽刺调侃,给它加上“闹剧”的标签。




同样是地铁丢书,何以国内受众对事件的反应却截然不同?这背后或许有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。



“地铁丢书”缘何口碑冰火两重天?


回归纸质阅读这一行为本身,确实充满了古典而文艺的浪漫主义色彩。人们对这种文化气质的向往,无论是从微博微信上“国外小哥地铁阅读”组图的大肆传播,或者是从各大媒体对国外地铁阅读的传扬与歌颂中都可窥见一斑。


在这种渲染下,“地铁阅读纸质书”成为了某种具有符号和标签意义的行为:同样是进行阅读,手捧纸质书与手持手机之间的地位仿若云泥之别。这或许成为“地铁丢书”事件的一层客观存在的心理基础。




被忽视的现实语境


国外地铁上以阅读纸质书作为打发通勤时间的主要手段,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习惯的延续。在信息爆炸时代来临前,英国的地铁系统就已经非常成熟,而彼时,移动网络尚未出现,更遑论智能手机。时过境迁,这种阅读习惯也被保留了下来。而这构成了地铁阅读的现实语境。



企鹅出版社出版的系列口袋书


而反观中国,地铁阅读确实缺乏土壤。一方面中国图书的装帧过于复杂,不便于在人流量密集的地铁上进行阅读:大部分纸质书籍开本不便于单手持握,甚至难以放进包里。如果想要在地铁上阅读纸质书,有一个座位似乎已经成为了必要前提。


另外,在移动阅读已经占领地铁阅读主流的今天,在地铁里放下手机,拉开架势掏出一本纸质书进行阅读,难免遭人诟病有“乔张做致”之嫌。在没有纸质书阅读环境的中国地铁里谈“丢书大作战”,遭遇尴尬似乎也不难理解。


错位的角色&话题匹配


国外的“丢书大作战”的活动,除了因艾玛·沃特森而走红的伦敦地铁上的Books on the underground,还有墨尔本的Books on the rail,正在酝酿中的纽约的Books on the subway等等。




Books On The Underground活动在英国十分有名。它兴起于2012年,在2015年开始以在全球招募“派书使者”的形式进行推广。除了艾玛·沃特森,Books on the underground还有数位“派书使者”以及一位“派书主编”。活动的创始人Hollie Fraser曾经表示,之所以想要做这样一个活动,主要是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方式,唤起人们分享阅读的行为,并且希望人们能够通过分享了解到一些在自己独自阅读的过程中,所不会注意到的一些东西。




基于这种希望传递书籍内容的初衷,Books on the underground的“派书使者”们,在某种意义上,与其说是活动的代言人,不如说是书籍内容的“把关者”。这些“使者”大多不是娱乐明星或者极具轰动影响力的公众人物,但是在Books on the underground官网上,对这些“派书使者”们的介绍中,都会强调每一位“派书使者”们对于文学的热爱,对书籍的强烈兴趣,并弱化他们其他方面的社会成就。即使是作为新晋“派书使者”艾玛·沃特森,介绍中也依旧对她在电影方面的杰出表现只字不提。



Books on the underground官网对Emma Watson的介绍


反观国内的“丢书大作战”,所选取的代言人更多是当红的娱乐明星。诚然,邀请话题人物加盟活动,能够让活动的关注度上升,进而带来比较大的粉丝效应,增强活动的话题度。另一方面,通过书籍这样一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载体,代言人也可以在选择书籍参与活动的过程中,向公众展示自己的阅读品味,为形象传播贴上一个积极的标签。



丢书大作战的部分代言人


除此之外,当明星所选择的书籍与自己的粉丝品味相一致的时候,粉丝也会从这种相似中与自己的偶像形成一种贴近感。这种选择对于无论是活动的运营方而言,或是被选择的代言人而言,都能够从活动当中获取自己希望获得的东西。


但是值得注意的是,当“阅读”本身成为一种符号时,我们似乎离书籍愈加遥远——“丢书”成为了一种狂欢,但被“丢”的是哪些书,书里又究竟写了些什么,似乎已经变得不再那么重要。


被“拦腰截断”的话题纵深长尾


一个话题的最后走向,是传播者需要思考的重要因素。


通过艾玛的地铁派书,人们会好奇为何她会选择这一本,进而会购入“同款”,通过阅读了解到小说背后更深层次内容的思考。在事件本身在传播的过程之中,从最初她本身的明星光环,转变到了书籍内容分享本身,进而在事件不断的传播以及发酵当中上升到女性权益的反思。同时,作为源头的Books on the underground也能够吸引到更多人的关注。传播路径基本上符合最初的预想。


而“丢书大作战”的传播路径,却似乎发展得并不如预想中顺利。活动话题发源于Books on the underground的中国化,在明星的传播与互动中逐渐预热。甚至在一部分明星的参与中,也借鉴了“冰桶挑战”的点名传播模式,以期活动能够收到更大范围的关注。




“在活动发起不到5个小时内,所有‘自助丢书包’全部派发成功,16日追加的‘丢书包’也在很短的时间内派发一空。至16日下午,新浪微博‘丢书大作战’话题,已经有了7262.5万阅读量……”




但从15日下午开始,频频有人指出活动书籍被保洁收走、置于车厢却无人阅读的尴尬现象。质疑声开始渐次酝酿,话题并没有沿着纵向的路径继续深入下去,而是在横向上,围绕事件本身展开了大规模的公共讨论。


诚然,话题在传播的过程中,不免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传播流动效果,但要使话题在传播过程中,不至于陷入失控,就对话题发起者的议程设置和传播把控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,从参与者与话题的角色匹配,到传播路径的纵深规划,再到现实效果的评估,每一个环节都应审慎而克制。


惠特曼在《草叶集》中有句诗:“做一个世界的水手,奔赴所有的码头。”这是个喜欢看热闹的世界,但或许我们依然需要保持那么一些与众不同,因为喧嚣过后,行动力才是一切公共讨论最终的诉求。


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